2 週前 - 常常聽長輩說小時候的胖不是胖,長大之後就會自然轉換成身高,所以給小朋友吃越多越好,然而,其實並不是如此!研究指出肥胖兒童有超過50%的機率長大後仍是肥胖,甚至罹患慢性病的機率也會大增,因此兒童肥胖是立即需要解決的健康議題!
3 週前 - 兒童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恐造成生長遲緩、身材矮小、運動能力較差等。兒科醫師提醒,如果家長誤以為孩子長不高是「晚熟」、「會慢慢長上來」,可能錯過治療時機。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兒童成長門診主治醫師凌儀芝醫師表示,臨床會根據孩子的年齡、身高、體重與青春期…
4 個月前 - 調整睡眠時間,讓生長激素分泌量增加3倍經常有媽媽跟我抱怨:「小朋友像一個永動機,有無窮的精力,一到晚上就興奮得不得了,好像一整夜都不用睡。因為總是熬夜,孩子平時常生病,上課時注意力不容易集中,學習成績
6 個月前 - 兒福聯盟(以下簡稱兒盟)最新調查《2024年兒童福祉調查報告》揭露台灣兒少主觀生活滿意度持續下降的嚴峻現況。報告指出,2024年台灣學童主觀生活滿意度平均僅為68分,較2023年下降了5.5分,與《學齡兒童健康行為調查》世界平均75分相差7分,
8 個月前 - 在跟孩子講話的時候,爸媽們是不是常常氣得火冒三丈?尤其遇到那種講一句,頂三句的聰明小孩,還真不知道應該高興孩子很聰明,還是生氣孩子的不聽話。
9 個月前 - 在孩子生出來的時候總會經過一番大戰,但在幾次的大戰之後,爸媽們也會逐漸找到跟孩子相處的辦法。不過有時候可能還是會漏掉一些細節,這時候透過一些方向的觀察,可以更知道怎麼去發現孩子的特色,也能清楚知道如何引導孩子喔!
9 個月前 - 研究指出,孩子要會說謊,必須具備2種關鍵能力。雖然我們都不樂意聽到孩子的謊言,事實是孩子到4歲時,大多都會說謊。
9 個月前 - 國內腸病毒持續發燒!疾管署日前表示,此波疫情恐延燒至中秋,令不少家長憂心忡忡。對此,小兒科醫師提醒家長,家中兒童出現發燒、喉嚨潰瘍、手腳及臀部冒出水皰等症狀,最好趕緊到醫院,確定是否感染腸病毒。
發行人
生活小天使報的手機版
我參與的主題(1 /8)
訂閱報(14)
熱門關鍵字
訂閱動態
留言